精彩專欄
《尋找天使》陳鐵軍
從小到大,曾經讀過許多人物傳記,像拿破侖那樣的英雄,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錢學森那樣功勛卓著的大科學家,都是我們無比崇拜的對象,然而這些人與我們之間似乎總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和讓人嘆為觀止的神奇,于我們普通人而言,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和借鑒的東西反倒少了些。而像李秋實這樣,生活在平凡人之中的榜樣,就像我們身邊的某位親人、某位前輩、某位師長、某位同行、某位忘年的朋友,她給我們的才是更加真實、更加親切、更加溫暖的感動和無限的力量。
李秋實這個名字最早進入我的記憶是在17年前,那時,我還是大連醫(yī)科大學醫(yī)療系的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在大學最后一個寒假里,無意中從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本溪市桓仁縣人民醫(yī)院的院長李秋實因積勞成疾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年僅52歲,她的離世引起了強烈的轟動,偌大的桓仁縣城一下子變成了一座哭城,父老鄉(xiāng)親們難以抑制心中的悲痛,自發(fā)地趕到縣城為她送行…… 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那個市場經濟波瀾壯闊的年代,一個普通的醫(yī)務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而又能夠感動千千萬萬人的心,這是何等的不平凡!從那一天起,這位從平凡崗位上走出來的不平凡的人給我這個即將走上醫(yī)療崗位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或許是緣分使然,我這個外地人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畢業(yè)后會有幸追隨李秋實的腳步到本溪工作,成為本溪市中心醫(yī)院的一名醫(yī)生。工作之余,常常能聽到身邊的前輩們念叨起李秋實這個名字,單位還組織我們黨員去觀看了一部話劇《李秋實》。她的感人事跡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作為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醫(yī)生,李秋實成了我心中的一盞明燈、一位偶像,她激勵著我在醫(yī)學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在平凡的崗位上迎難而上!一路走來,我攻讀了碩士、博士,我?guī)ьI著一個科室從幼小走向強大,成為本溪地區(qū)腫瘤專業(yè)的重點學科,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在感謝著一個人,那就是指引我前進的好榜樣李秋實。
就在不久前,作家劉興雨的新書《尋找天使》吸引了我,他要找的天使正是我的榜樣李秋實。我與李秋實神交已久,這樣近距離地接觸還是第一次,應該感謝劉興雨,正是因為他尋找到了天使,才使我有幸接觸到我的榜樣。
李秋實從小是個孤兒,在孤兒院里長大,是黨和人民培養(yǎng)了她。早年的生活很艱苦,可是她天性善良而且堅強,她從未忘記黨和人民的恩情,但凡有機會,她都會盡己所能去幫助別人,無論是素不相識的外地司機,還是親如姐妹的發(fā)小同學,在她眼里都是可敬的親人,她用一生的奮斗來報答親人,報答黨。她求學刻苦,待人真誠,讓導師感動,令同行佩服。她心系家鄉(xiāng),不忘故里,洪災面前挺身而出,危急時刻身先士卒,事跡被編成了評書,美名傳遍了天下。一樁樁、一件件,沒有太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豪情壯舉,沒有那些百轉千回蕩氣回腸的離奇佳話,有的只是一名普通的醫(yī)務工作者在平凡崗位上用自己樸實的勞動和真誠的奉獻譜寫的一曲曲感人的樂章。
人們常把醫(yī)生稱作白衣天使,而天使好像就應該是插著翅膀,頂著光環(huán),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擁有神奇力量,一副神圣莊嚴的模樣。以至于面對真實世界里醫(yī)生們緊張忙碌的身影,平淡無奇的形象,人們不禁要問:“天使在哪里呀?”所以才有了作家劉興雨要“尋找天使”的行動,還好,他找到了!李秋實就是真實世界里的天使,是醫(yī)務人員的榜樣,榜樣出于平凡,天使本在人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為一名醫(yī)生,我們肩負著救死扶傷,為健康保駕護航的神圣使命,人民群眾對我們寄予厚望,尊我們?yōu)椤疤焓埂保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人,離不開柴米油鹽,少不得吃穿住行,沒有天賦異秉,不具特異功能,怎樣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既不虛度年華,又不負神圣使命,既展現(xiàn)生命的光輝,又擔負起黨和人民的重托!劉興雨找到了,李秋實做到了,答案就是她那懂得感恩、真誠善良、無私奉獻、表里如一的高貴品格。正如書中所說,無論在哪個時代李秋實的精神都會讓人肅然起敬。在醫(yī)患關系緊張,人文素養(yǎng)缺失的今天,李秋實的精神給了我們太多的啟迪和思考,我們應該相信榜樣的無窮力量,相信我們同樣會成為人間的天使!
- 標簽: